《大明测字天师》 第六百八十三章 国界之战

草原之上,人喊马嘶,纵横奔驰,声势宏大。

戚继光这两年在江南打多了倭寇,敌人也矮小,战场也狭窄,猛然回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,感觉天地骤然宽广。

戚继光这次奉旨前来,并没有允许他带兵马,朝廷的理由是南方兵马,不适应草原战争,听起来也很合理。

因此这三万骑兵,其实都是李成梁统属的,一部分是关外女真,一部分是辽东驻军,一部分是草原骑兵。

按照萧风的吩咐,李成梁手下的军队一向都是混编的,小队长也是各族人都有,一切凭本事说话。

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人彼此闻名已久,这次才真正见面。攀谈之下,都对彼此的治军打仗颇为佩服,彼此互相学习了不少兵法。

因此当萧风赶到驻地时,两人的关系已经处得很不错了,而且李成梁划给戚继光的一万骑兵,戚继光也已经如臂使指了。

萧风到的这天,国坊改造升级的火枪也运到了大同城内。林桐谨遵旨意,并未让萧风等人进城领枪,而是派人将枪支弹药送到了驻地。

萧风让所有骑兵领到火枪后,进行了一番演练,确保众人都会用了之后,带足城中送来的给养,大军开拔出发。

这一路上自然要先经过大明的草原,草原上的牧民们,不分民族,都沿途欢送。

在草原深处,是奇喇古特部族的草场,首领哲恒阿哈(我打赌大部分读者已经忘记这个部族和这位首领了)策马扬鞭,热情地随着部队奔跑,带着人们给部队送水送肉干儿。

萧风也忘了这位首领叫啥了,但这难不倒他,他挥着手,大声的笑着,热情无比。

“草原上的雄鹰啊,你的鲜花呢?怎么没有带着她一起来啊!”

哲恒阿哈自豪地指着身后两匹跟随奔跑的矮一点的小马,其中一匹上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,比当年在互市上胖了一些,看着也更漂亮了。

而另一匹更小一点的马上,竟然骑着一个三四岁的娃娃,两手拉着缰绳,小马虽然跑得慢一些,但是跑得很稳!

萧风大为惊叹,常听人说草原上的孩子会走路后就会骑马,一直以为是夸张,想不到还真有这样的孩子啊!

“萧天师,我的妻子带着女人们做了很多奶疙瘩给你们带着!她说如果不是大军不肯停留,还想请你吃一顿土豆炖牛肉呢!

现在整个草场上,我妻子做的最好吃,比那些关内来的汉人女子做的还好吃!

那些关内女子不服气,说土豆炖牛肉不是最好吃的,好吃不如饺子……”

萧风一边跑一边大笑:“那是你的孩子吗?好厉害啊!将来一定能帮你管理好草场!”

哲恒阿哈自豪地大笑:“是我孩子,可惜不是儿子,是个女娃子,叫也可兔。

汉人名字是学堂的汉人先生给起的,叫三娘子!现在草原上的孩子都有蒙语和汉语两个名字了!”

萧风一愣,随即恍然,眼看已经要跑出哲恒阿哈的草场了,他大声冲哲恒阿哈喊道。

“女娃子也没关系,你好好培养她,她一定会成为草原上最美丽的雄鹰!”

哲恒阿哈在自己草场的边缘停住了脚步,回头看向自己的妻女,哈哈大笑道。

“萧天师还是不懂我们草原上的习俗啊,女孩哪有比成雄鹰的呢?也可兔,你说对吧?”

也可兔在马背上坐直身子,远远的望着萧风远去的背影,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道。

“先生说萧天师在大明建了女子学校,允许女子当官儿!我为什么就不能当雄鹰呢?”

众人一片大笑声中,三万骑兵荷枪实弹,一路向北,直向西伯利亚奔袭而去。

在大明草原边境,和西伯利亚接壤之地的,是刚安顿下来的土特部族。

他们分得了草场和牛羊,正在休养生息。听说大明骑兵队要去和罗刹人干架,他们纷纷表示要参与。

萧风劝住了巴特尔:“大明把你们接回来,不是为了把你们当刀枪用的!你们好好过日子,将来为大明出力的日子多着呢!”

巴特尔带着巡逻的骑兵们一直送到西伯利亚边境上,才停住脚步,一群蒙古汉子们齐声高含喊。

“凯旋,萧大人,凯旋啊!”

而此时的罗刹火枪骑兵大部队,也已经跨越了乌拉尔山脉,冲进了西伯利亚汗国的境内。

亚历山大都没有回莫斯科,他在路上就已经报告了沙皇,然后直接找到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活动的骑兵队,就地驻扎。

不要怀疑消息传递的速度,养鸽子从来不是中国人的专利,俄罗斯虽然寒冷,鸽子也还是能活的。

其实对于信鸽的开发利用,西方一点也不落后。最早在古希腊就有训练信鸽的记载,后面到古罗马时期,信鸽已经被广泛应用了。

不过是人们总觉得飞鸽传书这么高逼格的事儿,只适合发生在中国大地上,才没有违和感。

想想看,一个霁月清风青衣白袍的男子,别误会,我说的是萧风,不是江左的那位。举起鸽子,美如画吧?

一个大胡子白人,穿着中世纪风格的服装,举起一只鸽子,看起来就比较古怪,和美似乎不怎么沾边。

而当沙皇从信鸽上看到信后,立刻下令,让俄罗斯的骑兵队集结,在最短的时间内翻越乌拉尔山脉,进入西伯利亚准备迎战。

本来沙皇是不太愿意和大明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的,因为相比欧洲那边的敌人,大明还是显得太远了些。

可大明提出的要求,在沙皇看来,简直是要刨了他的祖坟!他早已将西伯利亚地区当做自己的后花园,岂容他人染指?

何况乌拉尔山脉虽然不算高,翻过来也不算很难,但那是在无人防守的前提下。

万一大明真的占领了西伯利亚,把乌拉尔山脉当成他们的长城,在山上驻军,哪怕是在山脚下驻军,再想翻越也是难上加难了。

所以沙皇决定,先打赢,再谈判。自古以来,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,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!

而且沙皇写信告诉亚历山大,打赢之后,也不用提什么过分的要求,毕竟现在主要精力还是在欧洲混战中。

只要大明答应西伯利亚都归俄罗斯,再把大明现有的蒙古草原平分就行了。作为胜利者,这个要求简直是太谦虚了。

至于打败了怎么办,沙皇并没有考虑。他这次倾其所有,派出了六万火枪骑兵。

这支骑兵队是他多年心血攒下来的,本来是他准备横扫欧洲用的,现在迫不得已,只能先拿大明开刀了。

之前三次和大明作战失利,在沙皇看来各有原因,不足为凭。

第一次是远征打猎队。打猎队本身就是冲着野兽去的,最多就是抢掠一些当地土著,遇上正牌的大明骑兵,失利也很正常。

第二次是联合漠北蒙古,去收复草原,攻打宣大一线。那一次作战的主力是蒙古人,俄罗斯的火枪骑兵只有一万人。

而且虽然败退,但是一万人死伤不多,算得上是全身而退,罗南德还带回了不少财物作为出兵的军费。

第三次是土特部族叛逃引起的遭遇战。这次失利让沙皇有点难受,毕竟当时加起来也派了两万多骑兵呢,按理说是不该输的。

但皇家卫队长克罗斯将军解释说,土特部族的叛逃事发仓促,先后追击的骑兵队伍互相不统属,战术反应也慢。

而大明一定是提前就和土特部族有勾结,在半路埋伏,以逸待劳。而且大明骑兵加上土特部族骑兵,人数上远超己方。

而且对方还唱了一首不知道什么词儿的歌,好像是歌颂一只什么鸟的,乱七八糟的,导致对方士气大振。

这次就不同了,第一,据情报说大明只会派出三万人马,而我方有六万人马,远远占优!

第二,此次的总指挥亚历山大,是俄罗斯国内公认的文武全才,不管辩论还是决斗还是打仗,从未败过!

根据亚历山大的信上说,他先是靠辩论击败了大明满朝文武,大明贵族恼羞成怒之下向他挑战要决斗!

经过艰苦的决斗,亚历山大险胜。需要注意的是亚历山大也承认对方实力不俗,比起自己仅略逊一筹。

大明连输两阵,恼羞成怒,不讲武德,悍然宣布要出兵争夺西伯利亚,亚历山大这才被迫宣战。

所以这次由亚历山大指挥的这场战役,胜率极高,亚历山大即将完成对大明的三连胜!

亚历山大还特意在信中说明,为了挑拨自己和沙皇的关系,打击我国的气势,大明一定会散播谣言。

谣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:亚历山大辩论失败,亚历山大双腿下跪,亚历山大决斗失败等等……

第三,这次交战,离俄罗斯国境更近,以逸待劳的变成了我方。而且上次他们是来救土特部族的,占据了道德制高点!

而这次他们悍然侵犯我国领土,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变成了俄罗斯!就算他们再次唱起那首什么鸟的歌儿,士气也很难大振了!

而且我们的火枪已经完成了升级,也从装填火药变成了弹药一体化的转变,大明把这东西称为子弹,我们现在也有子弹了!

之前在火枪骑兵的对决中,大明依靠装填弹药的速度优势,占了很大的便宜,如今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了!

综上三点所述,此次俄罗斯必胜,大明必败,沙皇十分认可这个结论。

当天晚上,沙皇在给英女王写信的时候,提到了自己即将狠狠的教训大明,并骄傲地表示,佛朗机人做不到的事儿,我们俄罗斯可以。

所以,同样作为东正教的信徒,耶稣基督的子民,我们俩完全可以联姻。如果你已经有丈夫了且不愿意离婚,请把你侄女的联系方式给我。

冷知识:俄罗斯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,确确实实向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女求过婚,不过英女王说自己侄女太丑了,算了吧。

历史上对于伊丽莎白一世的这位侄女到底长得漂亮与否没什么记录,但伊凡四世的画像长得不咋地。

而且考虑到伊凡四世比伊丽莎白一世还大三岁,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,那他比这位侄女至少也得大二三十岁。

所以大家请记住,当女方家属告诉你姑娘长得不好,配不上你的时候,一般是委婉地在说你又老又丑。

就在沙皇给笔友写信的时候,罗刹和大明的双面大军压境,让西伯利亚汗国的库楚姆汗十分紧张。

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,库楚姆汗对大明原本并没有多少好感,不过相比起一直想要吞并自己的罗刹人来说,大明还凑合。

但渐渐地,自己南面原来的蒙古草原传来消息,大明治下的草原很繁荣,很安定,很幸福。

这让库楚姆汗对大明增添了不少好感。毕竟在他看来,当被统治的一方翻身做了主人,一定会对曾经欺压过他们的统治者百倍奉还。.oxiai.com

不用翻历史书,只需要看看罗刹人的德行,就知道这是必然的。要不是欺负得太狠了,土特部族也不会冒死叛逃。

土特部族逃跑自然是路过了西伯利亚汗国的,库楚姆汗虽然不敢明面上帮忙,但私下里也帮了不少忙。

只是当罗刹大军随后追杀时,库楚姆汗也不敢出兵相救,毕竟他也知道,自己的人马太少了,根本打不过。

可大明赶来救援土特部族,再一次深深震撼了库楚姆汗,也让他更坚定地决定,如果西伯利亚汗国最终必须要投靠一方的话,那一定不会是罗刹国。

所以当李成梁追杀罗刹逃兵再次进入西伯利亚汗国时,库楚姆汗对李成梁提出了要与大明结盟的想法。

李成梁没有敢直接答应,毕竟他只是辽东总兵,这等结盟的大事儿是要由朝廷决定的。

但李成梁给库楚姆汗科普了大明联邦的概念,库楚姆汗听得津津有味,完全不像有些人一听说要科普就垂头丧气的。

这次大明和罗刹谈判破裂,要决一死战的消息,李成梁第一时间派人告诉了库楚姆汗。

库楚姆汗暗暗叫苦,两头猛兽厮杀,却是在自己家里,打翻瓶瓶罐罐是不可避免的啊,但他也没什么办法。

罗刹骑兵比大明先到西伯利亚,因为他们离得更近。他们派出使者来见库楚姆汗,希望能结盟。

“尊敬的库楚姆汗,大明发动大军,要全面吞并西伯利亚汗国。作为多年的邻居和朋友,沙皇派我们来援助你!”

库楚姆汗笑了笑:“赞美沙皇。不过西伯利亚汗国在这件事上不打算插手。就像你们和土特部族之间的矛盾一样,西伯利亚汗国只做旁观者。”

使者沉下了脸:“有句古话说,远亲不如近邻,你们和大明离得很远,但和俄罗斯却离得很近,你要考虑清楚。”

库楚姆汗淡淡地说道:“也有句古话说,大树之下,没有茂盛的牧草;狼群周围,没有成群的牛羊。

俄罗斯太强大了,对邻居也并不算友好,我不愿意卷入这场战争,还请沙皇谅解。”

使者冷笑道:“还有句古话说,帐篷可以搬走,牛羊可以迁徙,草场却搬不走。

小草生在大树之下,就得学会不见阳光地活着;草场就在狼群周围,牛羊也只能学会奔跑躲藏!”

库楚姆汗也冷笑道:“还有句古话说,如果狼群无休止地杀戮,最终狼群就会饿死。

草场虽然不能搬走,但土特部族已经给所有部族做出了榜样。沙皇这样,最终只能把自己饿死!”

使者大怒:“还有句古话说……”

库楚姆汗挥了挥手:“自己在回去的路上说吧,我没兴趣听了!”

使者被赶走后,大臣们担心地问库楚姆汗该怎么办。库楚姆汗安慰大家。

“咱们虽然只有三十万人口,两万多的骑兵,但在这个时候,罗刹人是不会攻打我们的。

两头猛兽对峙的时候,是不会分心捕猎的。何况不管是大明还是罗刹,双方都能接受我们中立的立场。

他们虽然都希望我们能成为盟友,但如果不行,至少要保证我们不会成为对方的盟友。”

一个臣子问道:“大汗,上次你不是已经跟李将军表示希望加入大明的联邦了吗?这次我们不帮大明,大明会不会记恨我们?”

库楚姆汗长叹一声:“我就是要试探一下,既要看看大明的实力,也要看看大明的胸襟。

若是大明不用我们帮忙就能击败罗刹人,那我们加入大明联邦才有意义。否则,大明就没能力保护我们。

而若是大明因为我们选择中立就记恨我们,那我们加入大明联邦也不是明智之举,早晚会被报复的。”

臣子们沉默了,库楚姆汗苦笑道:“我知道,试探一头猛兽是很危险的,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。

可是为了西伯利亚汗国的子民,我不得不赌一把。我赌肯千里奔袭接应土特部族的大明,能理解我的难处。”

正如库楚姆汗所料,大明也派出了使者来找他,希望他能够出兵相助,为加入联邦表示一下决心。

库楚姆汗则表达了自己很为难,希望大明能理解,局势未明的情况下,他不能拿汗国子民的性命做赌注。

大明使者走得很干脆,既没有翻脸,也没有说什么古话,这让库楚姆汗大大地松了口气。

而大明和罗刹的两路大军,此时不约而同地沿着西伯利亚汗国的西侧,也就是靠近乌拉尔山脉的一侧行军。

三日后,双方的大军迎头相撞,掀起了大明和罗刹国之间最宏大,最惨烈的一次国界之战。

「掀起一场最宏大的他投票和催更吧!!!」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哦喜爱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测字天师更新,第六百八十三章 国界之战免费阅读。s.oxiai.com

返回

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上一页

下一页

大明测字天师

《大明测字天师》本章换源阅读
X
852ba580c217b84fda073af949dca38a